close

  昨日,業主大媽們正在拌混凝土以改建花台。
  大叔大媽們自籌資金建的耍壩已基本完工。本組圖/重慶晨報記者 李斌 攝
  在南岸黃桷小區,9棟的56戶居民乾成了一件連物管都做不到的“大事”:56家人接了一個大“工程”,發包方、承建方、現場監理、工人……統統都是他們這一群人,撿磚頭、和水泥、做模子、貼瓷磚……在忙碌了近40天后,硬是把一片雜草叢生的草地,平整成了一塊120平米的大壩子。
  出錢又出力,這56家人圖個啥?他們說,就為了大家伙今後走出樓房,相互交流、玩耍時,能有個好去處。
  一個想法
  不能下樓連坐處也沒有
  黃桷小區是原黃桷埡鎮(現在屬於南山街道)第一個居民小區,在鬱郁蔥蔥的樹木間,分佈著9棟居民樓。從2000年入住至今,已成為十幾年的老小區。
  81歲的餘國海老兩口住在位於山頂的9棟,出門就是一片草地,小路泥濘,花台破爛,老兩口之前難得下趟樓。
  今年夏天,9棟門口接連“蛇出沒”,三四個業主差點被咬。9棟有56戶百多人,每天進出不安全。
  老居民龔治秀找到65歲的樓棟長林新貞,“你是樓棟長,你不帶頭誰帶頭?”龔治秀建議把草地修成壩子,讓鄰居們下樓好有個坐處!
  林新貞心裡早想著能平整齣一塊壩子,因為整個小區沒有活動場地,如果有塊壩子,大家也能跳場壩壩舞,搞個聯歡會什麼的。
  林新貞搞了18年建築,她知道這塊壩子做下來,少說也要幾萬元。小區開發商和物管都不可能“投資”給小區修壩子。
  “這個事,除了我誰還能幹!”林新貞一口應了鄰居們的囑托。
  一份堅持
  56家湊份子出力平壩子
  幹事得花錢。龔治秀自告奮勇,乾起了最不受“待見”的收錢工作。
  可這錢該怎麼收?林新貞和大家商量,大家在9棟住了十幾年,有的鄰居條件好,可有的鄰居條件差,所以,“湊份子”的錢大家自願出。
  第一次,龔治秀挨家挨戶收錢,只收到一小半,大多數居民只肯出50元。不過,讓大家欣慰的是,絕大部分居民贊成修壩子。
  征求意見後,林新貞開始籌備起來,聯繫物管,跑社區,挨家挨戶籌集資金……大家一致同意,將荒蕪的舊花壇鏟除,空地作為居民們的活動場地。
  9月28日,壩子開始動工,林新貞找出十來年沒用過鐵鎚、鏨子,和居民們一起拔草、開荒……那一天,十幾個五六十歲的大叔大媽乾到傍晚6點,個個累得腰酸背痛。
  一種力量
  大伙齊動手撿回3000匹磚
  整個國慶節,林新貞急得焦頭爛額。她打聽過,120平米的壩子,硬化地面、修花台桌椅、貼瓷磚……大約要200個工時,僅人工費就要兩萬元,大家湊的2310元簡直是杯水車薪。
  “沒錢請工人,咱們自己乾!”10月8日,林新貞把鄰居們召集到一起,她發現附近塗山湖和涼風埡有兩處渣場,不少廢磚頭可以利用。大家幹勁十足,帶上買菜用的手推車就出發了。
  幾天來,大叔大媽們為小區撿回3000塊磚,省了不少錢。
  林新貞的兒子正裝修新房,為支持老媽,他將自家的水泥、鋼筋、地磚拉到現場。他說,以後砌石頭桌子能用得上。周光玉的女婿是工地上的大師傅,他辭了四天工,來給花台貼瓷磚。
  小區業委會潘主任一到周六和周日就來幫忙,潘主任會泥水匠的手藝,壩子里的樹圈、石桌子石凳子,都是他和居民許才祿的作品。
  一份感動
  打動留學生也來湊份子
  81歲的餘國海下樓看鄰居們忙碌,幫不上忙,就將200元“份子錢”交給龔治秀,“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。”
  居民耿品容被感動了:120平米的壩子,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,但除了用混凝土硬化地面,請四個工人幹了兩天外,林新貞硬是沒請一個工人,她帶著大家把所有的事情幹完了,大叔大媽們鏟泥土、和水泥,還學會砌磚牆……耿品容第一次湊了50元,第二次她又湊了100元。
  吳能信沒工作,不用湊份子,可她還是塞給龔治秀100元錢。“少吃只雞就是了。我也出份力!”
  而最讓大伙驕傲的是,住在9棟的越南留學生裴輝煌也湊了100元份子錢。裴輝煌說,每天都看見這群大叔大媽辛勞的工作,只為了大家生活得更好。
  到昨天,9棟的56戶居民忙碌了38天,還差兩天就完工了。如今,壩子建好了,石桌石凳砌好了,鄰居們時常下樓坐坐,都很開心。居民劉顯才還搬來家裡的盆景做裝飾。
  林新貞又有了新想法:要是能給老人和孩子添置些健身器材多好啊!
  記者手記>
  付出艱辛收穫幸福
  昨天,“壩子”工程進入尾聲,再有一兩天,新壩子就完工了。大叔大媽們穿上筒靴、繫著圍裙進行最後的清理。雖然手腳慢些,動作業餘,可大家幹勁十足,不大的工地上滿是歡聲笑語。
  在林新貞的小本子上,詳細地記錄了每天的施工日誌。在近40天的時間里,共有110餘人次參與壩子建設,他們都是小區業主,大多是9棟的居民,其中不少是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。
  林新貞很高興,從最初的“不看好”,到如今鄰居們有空都來搭把手,黃桷小區的壩子順利建成,以前關門閉戶的鄰居都出來活動了,大家更親切、也有了更多的話題。更重要的是,收穫了真誠與感動。“壩子是大家的,希望業主們都來耍。”
  重慶晨報記者 顧曉娟  (原標題:這棟樓56戶人家忙活40天
大叔大媽打主力自己建了個耍壩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cnspuv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